产品介绍
我们知道,一个好的品牌,它一定是有历史记载,有文化传承,有品牌故事的,我们中国的醋文化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,悠悠醋文化,绵绵三千载。而洛阳王醋一脉,传承养生真谛,越古达今,谱 璀璨华章。
谈到醋,许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山西醋、镇江醋,其实,洛阳才是中国醋的发祥地,可能很少会有人知道。因为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,曾经创造了中华民族昨日的辉煌,无数风流人物的发明创造,推动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,河图洛书造就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,那么河图洛书创造的文字也记载了中国醋的历史,作为醋养文化所倡导的醋养产品九九龄维他醋,其前世今生,品牌故事如下:
洛阳王醋的历史由来
九九龄的前身,最早叫“洛阳王醋”,相传东周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,15岁因公开反对父亲的治水方案被周灵王废黜太子,被废为庶人后的太子因心情不好、郁郁寡欢,后来跟随老子修无为之道,学习炼丹之方古醯的制作方法,醯就是醋,是老子炼丹的主要成分和方法,也就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的营养液,作为炼丹健身之用,后太子晋因嗜醋成仙,并给他的后人留下了自救的财富,这个财富不是别的,就是老子教给他的制醋方法。
当时太子晋居住在今河南洛阳,与原醋扬氏生一子叫宗敬,继配伏氏生一子叫宗源。升仙之时留下了两条锦帛缑件挂在树上,上边写着制醯之方,后边还注有“国无长,此方可生”几个字。意思是告诉家人,没有长久的江山,只要有此制醋的方法,就会有你们的一条生路。宗敬把父亲留下的锦帛拿在手里一看,一条上写的是制“味醋”之法,另一条上写的是制“养醋”之法。他把金帛一条自己留下,一条给了弟弟宗源,后来宗敬带着制味醋之法的那条父亲留下的锦帛去了太原封地,他的弟弟宗源保留着那条写有制养醋之法的锦帛留在了洛邑。到了后世,味醋以太原为中心,遍及三晋大地,名声远播。养醋,就是营养保健醋以洛阳为中心,影响了宫廷朝野。
那么今天的洛阳王醋就是指洛阳源于王子晋的王氏一族,历代以制醋为业,被后世人称“王醋”。到王体军董事长这一代,已经是太子晋姬迥后裔第72代了。王体军所在洛阳王氏一族,千百年来,历代都是以制醋为业,传承有序,被世人称“王醋”。洛阳王醋在漫长的岁月里,更多的时候是用来疗疾,而非调味。
王氏元祖:王子乔
王醋四圣:王叔和 王焘 王冰 王肯堂
明经进士:王同心
王叔和曹操
一个人们所熟悉的历史记载,是发生在三国时的事情,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悲剧,当时兵权在握的曹丞相曹孟德,得了头痛病,名医华佗用针灸也治不了,因为病在脑内,对于古代来说本来就是个疑难杂症。因曹操的病越痛越厉害,头痛剧烈,忍不可忍,华佗认为曹操头痛的原因是风涎,也就是今天的脑出血的后遗症淤血。最后华佗大胆地说,要想彻底治好,只能用“麻沸散”麻痹脑部,用利斧砍开脑袋,取出“风涎”,也就是今天的开颅,曹操疑心华佗谋杀自己,所以就把华佗打入死牢,一代名医就此陨命。
华佗死后,曹操的头痛越来越重,请各家名医终不得良方。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,曹操在洛阳时,一天正在头痛难忍,突然有人来报,说门外有个小孩,手捧一个坛子,说是来给相爷治病的。此时的曹操可说是看遍了天下名医,他对医生已经完全失掉了信心。听说有个小孩子愿意来给他治病,他自然不会抱什么希望。但既然来了就叫他一试,反正头总是痛。这个小孩不是别人,就是后来成为一代名医,官至太医令的王叔和。当时还是个孩子的王叔和被曹操叫到了身边,曹操看看他,又看看他怀里抱的坛子,问他用什么药来给他治病。王叔和说不用药,丞相您只要坚持喝我们的王家神酢,你的头痛病就能慢慢好了,不再头痛。曹操自然不会相信他说的话,但事已至此,那就死马当成活马医。况且这个小孩主动前来给他献酢治病,不会只是小孩所为。他的背后一定有大人的主持。可能是因自己疑心过重,自从杀了华佗之后,天下医者皆都惧他,避而不前。每次若不是他强“请”,没有人再敢来给他治病的。这才会有人让一个小孩子前来,不管治好治环,量他对一个孩子,不至于也下毒手。曹操想想,多也怨自己,心生悔意,就接受了王叔和带去的王家神酢,按照王叔和说的方法,坚持饮服,不几日还果然头痛病转轻,接着转愈。然而已经为时晚矣。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(公元2年)曹操病死在了洛阳,终年66岁。当时王叔和还是小孩。曹操在他死前,把王叔和叫到了身前,当着家人的面,发出了“恨不早遇叔和”的感叹。此后王叔和也得到了曹家人的重视,年纪轻轻就被选进朝中当了太医令,王醋自此归医。
今天的洛阳王醋一脉,在他们的家谱中清楚写道,魏晋之时,王叔各一族王氏,还归洛阳故里,在曹操屯兵的地方择地建府,留脉洛阳,故此地今名,仍还叫“军屯村”,也就是九九龄建厂的村名。
“九九龄”的名字由来
光宅元年684年,武则天迁都洛阳后,因思滤过度,伤及脾胃,又肝气不疏,有一段时间就茶不思饭不香,御医想尽了各种办法,但重重轻轻,终不见愈,这令她很是不爽。如果没有个好的身体,即使拥有了天下又有何用?后来,南平公主给武皇后推荐了她的干儿子王焘的保健之方,王焘被宣进宫,拜见了武皇后,认真给她做了诊断。他大胆对武后道:凤体本无大疾,是积虑而伤其身。药不必用,就用我王家醋每日坚持饮之,凤体不医自健。武后听了似信非信。但为了身体健康,她还是听了王焘的话,坚持每天饮用他送来的“王醋”。果然时不及月,她感觉身体好转许多,且胃口大开,饭也香了。
王焘当时十六七岁,看上去老成持重,俨然是个大人了。在武氏眼里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孩子,且人长得也可爱,武氏就经常让王焘到宫中来,问他保健养生之道。而王焘每每谈得最多的,还是他们家的“王醋”,并让武后坚持长饮,定会受益。
王焘进宫多了、他见武则天为养其颜,每天都要用各种花瓣敷面,煞费工夫,甚至有时影响了她朝中正事。一次他大胆进言:皇后千岁如为其凤颜不衰,我可献一方。武后问他什么方?他说醋也。武后不禁笑道,怎么还是醋?王焘言只需在洗脸时适量调于水中洗面、加上坚持饮我家“王醋”不断,风颜自不会衰,而且每每容光焕发,青春永驻。武后听得高兴,心想他说的即使不能当真,但绝不会无益。如若无益他又何敢献方与她。她就依了王焘所说,每天用他送来的“王醋”调入水中洗面,果然效果奇好,顔如青春,每每上朝、令殿下满朝大臣吃惊,觉得这个女人不但不见老,反而一天天年轻了起来。此在《新唐书》中有记载:“虽春秋高,善自涂泽,虽左右不悟其衰”,可见这不仅是传说,而是确由此事。当时的武后更是高兴自不必说。一次她问王焘:你家这醋是什么,怎么这样神奇? 王焘说:我家“王醋”是我王家祖方所制、时越千载,非市肆所能见之醋。
武后又问,你家的醋和别人的醋区别在那里?王焘答道:我家的醋:
有九功一一辅、助、平、益、养、补、调、理、正;有九象一一晦、明、沉、潜、浮、扬、放、敛、收;有九魂一一恰、静、安、化、归、息、生、逸、张;
有九根一一天、地、目、月、气、水、温、表、时;有九体一一浓、淡、粘、稠、稀、滑、清、浊、润;有九态一一滞、动、降、运、升、定、推、行、融;
有九本一一谷、栗、药、候、工、技、心、器、真;有九色一一赤、金、酱、黄、橙、紫、粉、黛、绿;有九义一一诚、和、宽、坦、容、纳、暖、顺、解;
此为我王醋的九九之神功。如若长用此醋,可鹤龄延年。我家元祖太子晋因嗜醯而成仙,传为千古佳话。
武后听了大悦,赞道:好个九九之魂,鹤龄延年。说得好!说得好!你家的醋何不就叫“九九龄”呢?武则天不让叫“王醋”,而让改叫“九九龄”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“王醋”中的“王”字有犯上之嫌,用了会有麻烦,这也是出于对王醋的喜爱而予以保护。
王焘忙跪谢:谢谢千岁赐名!“九九龄"之名由此而来。武则天以王醋又配多种食疗方法,乌其发、香其身、润其手、嫩其面、康其足、美其形、健其体、延其寿,最后活到了81岁,是古代最长寿的皇帝之一,她的高寿是历代帝王罕见。
因在武则天时期,“九九龄”因武则天所好,臣民仿效,一时间特别是在洛阳,朝野都趋“九九龄”,大有弥国之风,人们时称“九九龄”为“国醋”。同样因“九九龄”是由武则天命名,在后武则天时期,李唐归位,大肆肃清武则天的影响,由武则无名的“九九龄”也没人敢再叫了。直到了唐天宝年间,王氏门人王冰再制“王醋”。因“九九龄”不敢再叫,“王醋”又带个王字犯忌,在菏泽寺主持神会大师的建议下,“国醋”正式成了名字。在此后,特別是明以后,“王醋”、“国醋”、“九九龄”混叫,皆是指的洛阳王族所酿制的具有保健养生功能,可以调病疗疾的醋饮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