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龄的“9”文化

九九龄的 “9” 文化

“九”是数字中的最大的一个,是权利的高端,是最受尊重的,在我国,“九”字最富于神秘的色彩。帝王时代,凡城门数、宫殿数、门钉数多以“九”计,如形容紫禁城“宫阙九重”,太和殿采用”九开间”,故宫的门钉取九九八十一这个数目。甚至宫廷器物之名亦贯以“九”字,如九龙杯、九桃壶、九龙柱等。以“九”表示广大繁杂众多的词也不少,如:九天、九州、九重、九泉……由“九”的倍数派生而来的数字也受到人们的崇尚,如十八罗汉、十八般武艺孔子贤者七十二,天坛祈年殿旁建七十二间长廊;道教有三十六洞天,七十二福地鼓楼击鼓和寺院撞钟要一百零八下……

为什么古时人们会那样崇尚“九”与“九”的倍数呢?清代文学家汪中说:“一奇二偶,一二可为数。二加一则为三,故三者,数之成也。积而对十,则复归为一,十不可为数,故九者,数之终也。”古以奇数为阳,偶数为阴,又以奇数象征天,以偶数象征地。“九”是阳数中的极数,再大的数其尾数也大不过“九”。因此,“九”被视为天的象征;天分九层(九天),天诞日为正月初九;“九”也被附会于帝王,帝王称为“九五之尊”;连官员都要“三拜九叩”。同时,“九”也象征极高(九霄云外)、极广(九州方圆)、极深(九泉之下)、极冷(数九寒天)……“九”之所以被人们崇尚,除上述原因外,“九”谐音“久”,也被当做吉利的数字。据说北京紫禁城里共有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,就是因为“九”谐音“久”,象征皇权永久、江山万代之故。
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所谓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变幻,九九八十一后又再循环,归一。“九九归一”指“周而复始”或“归根到底”,但不是原地轮回,而是循环往复代表成功,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运动过程。它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。佛语有云“九九归一、终成正果”。

《素文》中说:“天地之数,始于一,终于九。”“凡数指其极者,皆得称之为‘九’”。九为数之极,又称“天数”。

九为数之最,盈而不满。“九九龄”品牌名称以九九命名其含义深远,“九九”喻指99岁的年龄,有长寿之意。九九为寿之尊,非寿之限,越百岁而不鲜。因此,九九归一,万法归宗。昔唐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求取真经终成正果,今九九龄屡历挫折备受磨难不更造福万众之初衷,尘世之偶然,乃造化之机缘。